形态描述
形态 雄性成鸟:头顶暗栗色,上体黑褐色,颊至颈侧红褐色,飞羽黑色、末端栗色,下体黄褐色,中央有一黑褐色纵斑纹。雌雄同色。
虹膜黄色、眼先裸部黄绿色,上嘴角黑色、下嘴角黄色,跗蹠墨绿色。
量衡度:(注:见图1)
虹膜黄色、眼先裸部黄绿色,上嘴角黑色、下嘴角黄色,跗蹠墨绿色。
量衡度:(注:见图1)
鉴别特征
生境信息
生态 栖息于海湾、河口及附近稻田、芦苇丛、树丛中。常单独或结小群活动。有时在林下觅食。据1987—1991年统计,没有此种越冬种群的报道,数量显呈下降趋势(Peren-nou et al,1994)。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浙江温州、瓯海、丽水,上海及福建为旅鸟;台湾、广东珠江流域为冬候鸟
经济意义
经济意义 由于其栖息环境的变化,此种已临近绝迹,极需加以保护。1990年被世界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(IUCN)红皮书列为易危物种。
分类讨论
引证信息
Nycticorax goisagi Temminck,1835,P1.col.Ois.98:p1.582(模式产地:日本).